近日,我校接到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来函,经市科协推荐,天津职业大学成功入选 “高校星火馆” 项目,纳入国家级科普品牌示范工程管理范畴。这是我校继荣获 “2024 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” 称号后,在科普工作领域取得的又一国家级重要荣誉,充分彰显了我校在科普社会服务方面的雄厚实力与特色优势。
“高校星火馆” 项目由中国科协立项开展,旨在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》,支持高校将科普纳入社会服务职能,推动高校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教资源向公众开放,汇聚高校科普资源,建设公众身边的 “星火” 科技馆,扩大高端科普供给,切实助力国家科普能力建设。
此次成功入选,得益于我校长期以来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。学校始终将科普工作视为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,近年来,依托国家 “双高计划” A 档建设单位的深厚底蕴,构建了特色鲜明的 “职教全域科普” 工作体系,成果斐然。
科普阵地集群化,打造 “天职” 特色品牌。学校已建成六个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局、市教育委员会、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认定的市级科普基地,形成了覆盖 “先进制造” 与 “现代服务” 两大领域的科普矩阵。六大基地年均开放超 200 天,近三年累计接待社会公众超 5 万人次,已成为我市科普战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其中,“天津职业大学工匠精神体验科普基地” 以学校 “工匠精神体验馆” 和 “工匠素质训练园” 为载体,生动诠释了 “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” 的时代风尚。
科普队伍专业化,汇聚育人智慧力量。学校建立了一支由技能大师、优秀青年教师、退休教师、以鲁班锁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辛全生大师为代表的非遗传承人、企业专家以及 51 个专业科技类学生社团组成的专兼结合、充满活力的科普工作队伍。“天津职业大学近视防控与眼健康科普基地” 依托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,累计服务青少年及社区居民 24 万人次,成为区域视觉健康的守护高地。
科普资源多元化,打通 “科研反哺科普” 路径。学校依托专业优势,将教学成果、科研项目、师生竞赛作品有效转化为深受大众喜爱的科普资源,制作成 VR 虚拟仿真资源、科普视频、互动展品,实现了 “科研成果 — 教学资源 — 科普产品” 的良性循环。其中,“天津职业大学智慧化工科技体验中心”将天津市教学成果《“六位一体” 实境化工教学工厂》转化为 VR 化工安全科普体验项目。
学校将以入选“高校星火馆”为契机,按照中国科协与市科协的工作要求,充分发挥高校科协的牵头作用,进一步整合校内科普基地资源,组建“天职星火科技志愿服务队”,积极推进科教资源科普化。学校将围绕全国科普月等重要节点,精心策划“共探高校星火馆”“科普教育基地联合行动”等品牌活动,聚焦“先进制造、信息技术、绿色化工、生命健康、文化传承”五大科普主题,打造“高校-中小学-社区”三级联动的科普网络,形成具有天职特色的“展、教、研、学、创”五位一体的科普新模式,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、服务科技强国战略贡献“天职”智慧和力量。 (来源:科研处)